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肥皂水效應:將批評夾在贊美中。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以贊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 Jan 28 Sat 2012 09:33
Suds Effect
- Jan 28 Sat 2012 09:11
雙木桶理論
企業作為一個系統,每一個部分都是相互匹配、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的,不可能割離地對某一部分問題開出一個解決地藥方。在標桿企業的選擇時,要避免動輒無條件地選擇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這些最優秀企業全方面管理水平都相對較高,我們可以稱之為大木桶,在分析他們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某一塊擋板時,會發現這塊擋板得到了其他高擋板的支撐,並非孤立超群。如果引用這類企業的擋板來替換自己小木桶的短板,不但費用昂貴,而且許多情況下無法安裝。中國目前的很多企業學習西方企業的先進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時就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由於國外優秀企業的發展歷史遠遠長於國內企業,不論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本身還是企業整體規模實力、人員素質、管理基礎等都優於國內的大部分企業。那麼單純套用它們某一部分的管理方式到自己的企業,結果不想而知。
相反,選擇一些同類型的企業,而正好它們在自己的短板處做得非常好的企業作為標桿企業,學習的效果容易比較好。等企業在發展一個階段後,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有提高時再選取更優秀的企業作為標桿企業,發現與彌補新的短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則能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 Jan 28 Sat 2012 09:04
The Garbage Can Theory
荷蘭有一個城市為解決垃圾問題而購置了垃圾桶,但由於人們不願意使用垃圾桶,亂扔垃圾現象仍十分嚴重。該市衛生機關為此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第一個方法是:把對亂扔垃圾的人的罰金從25元提高到50元。實施後,收效甚微。第二個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邏人員的人數,成效亦不顯著。後來,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設計了一個電動垃圾桶,桶上裝有一個感應器,每當垃圾丟進桶內,感應器就有反應而啟動錄音機,播出一則故事或笑話,其內容還每兩周換一次。這個設計大受歡迎,結果所有的人不論距離遠近,都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城市因而變得清潔起來。
- Jan 26 Thu 2012 20:50
Horse Flies effect
- Jan 25 Wed 2012 13:16
Facebook forces Timeline; tips to hide users' past
Facebook forces users to switch to Timeline, making their pasts more visible
- Jan 25 Wed 2012 10:00
邦尼人力定律
邦尼人力定律: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種卻挖不了一個洞。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你需要有計劃。
- Jan 25 Wed 2012 09:57
Herd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