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倫·愛德華·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
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一般人稱他為股神,但這只是以訛傳訛的說法,因為巴菲特本身並不非常熱衷於股票操作。正統的財經媒體尊稱他為「奧瑪哈先知」(The Oracle of Omaha)。他藉由睿智地投資,匯聚了非常龐大的財富,尤其是透過他在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持股。巴菲特承諾將其資產捐獻給慈善機構,其中85%將交由蓋茲夫婦基金會來運用。


生平概要

巴菲特的父親從事過證券經紀人的工作,也是一位國會議員。巴菲特有兩個姐妹, DorisBertie。巴菲特的祖父在奧馬哈經營一家雜貨店,現任的波克夏·哈薩威的副董事長——Charlie Munger,年輕時也曾在這家雜貨店工作過。但兩人一直到成年之後,才首次相遇認識。

 11歲的巴菲特,開始在父親的證券經紀商工作,同年也是他頭一次買進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 買進了Cities Services的優先股,但在股價達到40美元即予以賣出,不料隨後股價一路上揚,幾年後竟站上200美元,這讓他明瞭投資績優企業、並長期持有股權的 重要性。巴菲特的事業頭腦,在青少年時期就展露無遺。14歲的他以兩份送報工資所存下來的1200美元,買下了40英畝的土地,並且把這些土地轉租給佃農

 巴菲特有限合夥事業在1962,開始購入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股權。波克夏是一家大型的紡織公司,由於產業日益沒落,使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低於該公司的營運資本,華倫·巴菲特最後解散了合夥事業,全心投入波克夏的經營。由於紡織產業的一蹶不振,使現任波克夏副總裁的查理‧芒格,視此收購為一大敗筆。然而,在巴菲特善加運用該公司多餘現金,用以收購私人企業、及買進公開上市公司股權下,波克夏成為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華倫·巴 菲特的策略核心是保險公司,主要著眼於其龐大的現金部位,即「浮存金(float)」,這是保險公司為支應未來理賠所需、必須提存的預備金。本質上,這並 不是保險業者所擁有,但卻可加以運用,以獲取投資收益的資金。


慈善事業

華倫·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給子女的,是足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不是多到讓他們最後一事無成。」 

「我對自己所擁有的錢,並無任何的罪惡感,因為這些錢,代表了無數未來將由社會來兌現的支票。我不過是擁有許多支票,可以轉化成消費。如果願意,我可以僱用一萬個人,每天只要幫我作畫就好,如此一來,國民生產總值GNP)便可提昇。但這些事是毫無作用的,只會讓那些原本可以進行愛滋病研究、教學、或相關的醫護人員減少許多而已。不過,我不會做這種事,因為我很少去兌現支票,物質生活原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在我和妻子離開人世時,我會將這些支票全部捐獻出來,作為慈善之用。」

 

管理風格

每當巴菲特對某一企業表示有收購的興趣時,他會對企業主清楚地表示: 

1 .
他不會干涉公司的運作或治理;

2.他將決定最高主管的僱用與薪酬規定;
3.任何分配給該企業的資金都有標價(一最低報酬率);此一程序在鼓勵企業主,將營運產生、但再投入的報酬率不高於前述標價的多餘資金,歸還給波克夏總部,而非滯留於該事業低報酬的項目上。這些現金便可釋放出來,以投資在較高報酬率的機會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